原本计划携手合作一起打天下,中途却因一纸诉状对簿公堂。这样经常发生在电视剧和小说中的戏码,前不久真实出现在了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和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的身上。7月12日,浙江环兴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环兴)起诉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安水务)和湖州巴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利侵权案已由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据悉,2018年7月,双方还在洽谈合作事项,为何一年过去了,合作事项没有任何进展,双方反而要对簿公堂?
据了解,这一切主要源于双方多年来的交流以及意向合作。而在讲述此次合作之前,有必要先来了解双方公司的背景。
浙江环兴成立1989年,一直致力于染料的喷雾干化。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行业所需的喷雾干化塔、反应釜等化工装备的研发制造,是染料行业重要的设备供应商,喷雾干化等设备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2006年开始,浙江环兴启动污泥喷雾干化的可行性研究。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经过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将喷雾干化技术引入污泥处理领域,即污泥喷雾干化-焚烧技术。
2007年8月,第一台流态化污泥喷雾干化工程实验设备在杭州萧山诞生,日处理规模60吨/天。2007年,钱江污水处理厂引进污泥喷雾干化技术。2008年,该项目正式投入运行,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泥360吨/天。2013年,浙江绍兴污水处理厂引入污泥喷雾干化技术,日处理污泥规模为1200吨/天,至今已稳定运行6年。这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污泥喷雾干化处理工程,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的污泥处置项目。
2009年11月4日,其“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及集成装置”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的专利授权证书(专利号为:ZL201710070060.0)。
随后,浙江环兴与清华大学因此共同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2010年12月荣获环保部“新型污泥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技术集成及一体化装置开发与应用”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12月获得住建部“污泥干化集成装置及工程应用”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013年12月获得环保部“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创新、装备产业化及区域解决方案示范”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15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以此技术为基础,浙江环兴在我国建立了十余个大型污泥喷雾干化-焚烧技术应用工程,总计处理量超过5000t/d(80%含水率),其中包括1200t/d每日的最大喷雾干燥单体工程。2017年,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引领下,该技术还被成功推广到孟加拉国等地。
巴安水务是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262),是国内专业从事市政、环保、海水淡化、海绵城市、零排放以及能源等多领域的智能化、全方位技术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其主营业务涵盖市政水处理、工业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天然气调压站及分布式能源四大板块。
据浙江环兴介绍,2013年以前,两家公司并无交集。2013年,巴安水务到浙江环兴寻求技术合作。此后5年里,由巴安水务董事长多次亲自带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浙江环兴走访,并到其污泥处理项目进行参观考察。
本着合作的开放心态和希望将该技术全面推广的初衷,浙江环兴每次都对巴安水务的考察积极配合和全程陪同,并允许巴安水务的技术人员在项目现场进行手机拍摄。对污泥干化--焚烧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及运行参数等技术关键问题,也是毫无保留地与对方交流和分享,甚至共同就专利技术应用于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南太湖热电厂西侧“南浔污泥干化焚烧项目”进行了分析研讨会。
2018年7月26日,巴安水务技术人员陈磊、张斌、龚旭、郭辉东等组队考察了浙江环兴的污泥干化-焚烧集成设备,并就南浔项目合作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并签署了会议纪要。双方确定以下两种合作模式,一是由巴安水务EP给浙江环兴;二是由浙江环兴负责设计。
而后不久,2018年7月31日,巴安水务发布公告,宣称与南浔区和孚镇人民政府签署《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投资协议书》。公告宣称,巴安水务从2013年起先后成功投资建设蓬莱化学危固废焚烧项目、青浦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应急干化工程(200 吨/日),均已顺利投产。巴安水务将借助在固废危废处置领域的经验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南浔地区开展固体废物处理业务。
而浙江环兴调查发现,该项目采用了喷雾干化+回转窑焚烧工艺,对此,浙江环兴却并不知情。在巴安水务的项目报告中,不仅使用了浙江环兴的图片,还多处自认与其工艺基本一致。在对外的传播中,巴安水务该项目也冠以污泥喷雾干化的名义进行推广,污泥喷雾干化也成为巴安水务的核心技术之一。
浙江环兴认为其所设计并制造安装的污泥干化焚烧处置装置产品在事实上涉嫌构成专利权侵权,使浙江环兴蒙受了商誉和利益的双重损失。
2019年1月10日和6月4日,浙江环兴分别委托法律顾问单位“浙江萧和律师事务所”和“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致函巴安水务,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与浙江环兴协商解决侵权责任追究问题,并同时向法院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目前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了此案并于7月12日正式立案。